027-83660176 / 15307137359

勤俭仁医 情系病患
发布时间:2016-03-16 浏览次数:13389次

——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张和武主任先进事迹

1月18日,是广水患者季宪樑到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复查的日子。复查完后,季宪樑没有着急回家,而是特地赶到市结防所主任医师张和武家同志家中,看望这位大病初愈的好大夫。去年11月14日,75岁的张和武同志重病入院,闻讯前往医院或家里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。他是一个深爱自己事业和病人的医者,他也是一个受病人爱戴,受业界尊敬的专家。

近期,《武汉晚报》对张和武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篇幅的连续报道,人民网、新浪网、武汉电视台、湖北经视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,光明网、凤凰网、搜狐网、网易、新民网、21CN新闻网、华夏医界网、汉网、荆楚网、武汉广电网等网站进行了转载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
张和武同志是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,中共党员,曾任国际防痨协会会员,现任武汉市防痨协会顾问。从医55年来,勤思苦学,以所为家,忘我工作,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中国防痨界知名专家。他始终心系患者,用“燃烧自己、照亮别人”的情怀架起和谐医患的桥梁;他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,以“只要工作着就是幸福”为座右铭;他刻苦钻研,精益求精,无畏无私。他受到了广大病患和社会的赞誉。他多次被授予“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”、“武汉市文教卫系统先进工作者”、武汉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、武汉市第一届“我心目中的好医生”等荣誉称号。

学海无涯勤作舟

张和武同志勤奋好学、治学严谨,从一个中专生成为湖北省防痨权威。他以学习为乐,除了上门诊、查房、会诊,锻炼外,业余时间都花在看书上,几十年如一日。他每天下班回到家里都会看书到晚上十点钟,周末休息也不例外。为了了解国外结核病最新动态,张和武同志46岁时开始学习英文。如今,75岁的老人枕边仍放着袖珍英语词典,他能听能看能翻译最新的学术动态,他每年都要亲自翻译、组稿、校对、编辑成册,发给年轻医生参考学习。

张和武同志善于思考和总结,80年代初在参与一次会诊时,他发现另外一位知名教授有一个专门的会诊记录本,他觉得这个办法好,可以留下患者的资料,便于总结、再思考,做治疗前后的比较。于是,除了病历,他按查房、会诊、平时接诊这三类分别为每一名病人手写看病记录,一记就是20多年,累积下来共有百余本记录本。张和武同志一心牵挂患者。每位接诊或会诊过的住院病人,都会出现在他的记录本里。张和武同志解释,病人太多了,这些信息靠脑袋记不住。记在本子上,方便跟踪随访,特别是疑难杂症和会诊病人,可以下来思考寻找解决方案。每隔两天,他就会翻开笔记本,找管床医生追问每个病人的情况:交待的药用了没有?该做的治疗做了没有?情况有没有好转?

张和武同志要求自己和学生:坐诊时不许跷二郎腿;查房时双手自然下垂,不许“打背手”;听诊器不许背在肩上。他常常告诫年轻医生:“患者把他们的健康乃至生命交给我们,是对我们的信任,我们要对每一个患者负责。”正是由于他这种认真负责、勤奋敬业的精神,经他手挽救的生命不知有多少。季宪樑就是其中的一位。2008年10月,季宪樑突然瘫痪,被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。“2008年11月11日,33床季宪樑,男,21岁。咳6月,头痛2月余入院。CT:双肺散在点状影。脑MRI:右颞叶、左基底段片状影,脑室扩大……”张主任在笔记本里利来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记录了患者病情表现,检查结果,诊断和治疗方案,并将调整治疗方案陆续用红笔添加在空白处。如今,在张和武的精心救治下,曾被“判死刑”的季宪樑已能生活自理,开始憧憬新的生活。

张和武同志作为武汉地区肺结核鉴别诊断的权威,他在肺部疾病诊断方面也常常胜人一筹,很多疑难重症患者在他那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新生。一个来自孝感的病人,一年前吃进一个鸡骨头,卡在气管里,辗转了多家大医院,一直因其胸片和CT片上显示肺部有阴影,怀疑是肺癌,家人已准备放弃治疗。有人建议:请他们找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的张和武同志看看。张主任仔细看了片子认为是气管有异物,建议做纤支镜检查,结果还真是一2公分大小的鸡骨头还卡在气管里。家属们感动地说:“要不是您,我们一家可就毁了啊。”

张和武同志就是这样刻苦钻研、精益求精,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。

倾情患者俭为乐

勤俭节约、艰苦朴素,“只要工作着就是幸福的”是张和武同志的座右铭。张和武同志一生节俭,对自己非常“抠门儿”,但是对同事、对病人却十分“大方”。迄今他和家人还住在离单位10分钟路程的两房小居室,在医院的办公室也只有10个平方,而且十分简陋,办公桌椅都快50年了从没换过,1997年单位准备给他改善一下住房条件,他连连摆手,“我已经住的很好了,要新房干什么?”;单位准备把他的办公室简单装修一下,他也坦言,有个为病人看病的地方就足够了。从家到医院,张和武过着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,中午就在食堂吃盒饭。他生活节俭,无论饭菜好坏,都吃得干干净净,即便配送的一小碟咸菜,也绝不浪费。有次张和武过早,要买半根油条,卖油条的老板以为他存心刁难。碰巧同事经过,连忙跟人解释:老人家节约惯了,觉得吃不完浪费。

为患者省钱成了他的一种职业习惯,张和武同志开化验单,一般只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、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直接胆红素三项,这是鉴定肝功能最核心的三个指标,一共只需要14元。可是医院里常用的肝功能检查不止这些;张和武同志说,只要能够帮助诊断病情,做一些基本的检查就可以了。治疗结核病人,医生都需要了解肺部情况。一般来说,拍胸片70元,做CT250元,最后出张片子,患者拿着它找医生看。但张和武接诊的病人,既不拍片,也不做CT,而常常由他亲自带到放射科做透视,他直接在仪器上看结果,因为透视只要8元,他却为此吃了不少放射线。

作为结核病和呼吸疾病权威专家,每周都有多家大医院请张和武为重症患者会诊。他外出会诊要么走路要么骑车,远路就坐公交车,从不让人接送更不收会诊费;一件毛衣穿了30多年不舍得换,却每年自费给学生和年轻医生买几百元一套的医学书籍;来看病的外地贫困患者,他领到办公室免费坐诊,临走还给他们“报销”路费;给困难病人送红包,对张和武同志来说是经常的事。

温辛1996年就患上了结核病,因为没有持续治疗,到2010年张和武接诊时,病情已十分危重。张和武边写医嘱,边交待温辛的妻子:让患者吃点好的,加强营养。不见对方回应,张和武抬头一看,温妻脸上已经泪水狼藉。原来,从温辛染病失去工作,夫妻俩就没了收入来源,靠70多岁老母亲用退休金接济度日。每月交过房租,剩下的钱支付药费都困难。听完温妻的哭诉,张和武转身默默走出了诊室,把她叫到门外塞了500元钱。

季宪樑的母亲陈春菊说:“看到我们经济困难,张和武主任向医院为儿子申请了住院生活补助,并一再叮嘱管床医生,能不做的检查,一律不做。”张和武同志给孩子开的药,每月都只要百把块钱,见他们实在拮据,还分三次塞给她1000元的红包。陈春菊母子为了表达心意,曾想亲手绣个锦旗,红绒布买好了,她拖着病腿跑去镇上三趟,却找不到人写字。淳朴的母子俩,只好上山采了把野花送给张和武

如今,张和武同志一天看约30个专家号,还有大量“号外”病人。看病时间拖晚了,他反而很不好意思,自己掏钱给病人买盒饭。

张和武生活过得较为清贫,但自认幸福指数很高。“能有机会给病人看病,帮病人看好病,觉得很幸福,没有什么比这能让我更高兴!”张和武说。

张和武同志始终心系患者、克己为人,用“燃烧自己、照亮别人”的情怀,赢得了同行和患者的尊重和爱戴。

仁爱情怀暖人心

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,还要有仁爱的情怀。张和武同志十分热爱自己的结防事业,也深爱着自己的病人,急病人所急,想病人所想,以病人为中心是张和武同志工作的前提。

在张和武同志的白大褂里,总是带着5件宝贝:听诊器、手电筒、棉签,笔和笔记本。听诊器冰凉,他总习惯把接触病人身体的部分攥在手心捂热或是放在衣袖上擦热,才开始检查。给病人撩起衣服做检查,动作都是轻轻的。他从不打断患者讲述病情,总是轻声细语,温柔和气。张和武检查病人从不嫌弃他们脏,结核病人床头都有一个收集痰液的杯子,每次查房,张和武都会凑近痰杯,用棉签搅动痰液,观察痰的状况。一名医生坦言,“这一点,很多医生都做不到。”

为咳血病人引流,得有人把病人的脚抬起来,让他保持脚高头低。张和武同志的学生,主任医师曾庆志不好意思地说,病人鞋子很脏,过去他习惯用报纸垫着抬。张和武同志很不高兴,告诫他说:这是对病人的不尊重,家属在一旁看到,会怎么想?

来自汉阳的患者张锦说到张和武赞不绝口,32岁的张锦3年前患上难治性肺结核,一度绝望到想放弃治疗,但张和武的一次次亲切的鼓励和开导,让他挺过来了。

2011年5月高考在即,彭女士的外甥突发气胸,医生建议休学静养,减少运动和学习,避免操劳,有专家还提出建议休学,不要参加高考,孩子的病情虽然有所好转,但心情却十分低落。

看着外甥难过的样子,彭女士带上他的片子,慕名找到了张和武同志。听完家属的讲述,张和武说,小孩要高考,我到家里去看他。说罢带上听诊器、笔和笔记本老三样就出发了。他给孩子做了利来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的检查,结论是,不能剧烈运动,还是可以看书学习的。

“考上大学不意味着结束,以后还有很多次高考;考不上也不意味着结束,人生也仍有很多次高考。”从一名中专生到湖北首屈一指的防痨专家,张和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,语重心长地劝慰孩子,学习是一生都要坚持的事,不只为了考试。彭女士说,张老的开导,给外甥和他的家人重新鼓起了勇气。孩子病中坚持复习,如愿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。

2012年11月14日,张和武同志患戊肝住院,病情危重。在病床上,他念念不忘病人,叮嘱去看望他的同志,一定要把挂他专家号的病人安排好;他还委托另外的专家将自己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认识带到11月17日召开的全市防痨年会上,与大家共同分享。

在55年的从医历程中,张和武同志对技术的刻苦钻研精神,爱病人如亲人的态度,待学子如严父的方法,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,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品格,深深感染着结防所里每一位干部职工,大家都视他为楷模,向他学习,并将他的大爱美德,无私精神代代传承。

中共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委员会

二〇一三年二月十六日

分享: